幣名 |
面值 |
市場參考價格 |
備注 |
壹元--工農 |
1 |
1800 |
全新 |
壹元--工廠 |
1 |
1800 |
全新 |
伍元--帆船 |
5 |
1800 |
全新 |
伍元--綿羊 |
5 |
2000 |
全新 |
伍元--水牛 |
5 |
40000 |
全新 |
伍元--織布 |
5 |
1500 |
全新 |
拾元-灌田,礦井 |
10 |
2000 |
全新 |
拾元-鋸木,犁田 |
10 |
2500 |
全新 |
拾元--火車 |
10 |
3000 |
全新 |
拾元-工農 |
10 |
1500 |
全新 |
貳拾元-驢子,火車 |
20 |
7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推煤車 |
20 |
3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-藍色六和塔 |
20 |
5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-咖啡六和塔 |
20 |
6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-小帆船 |
20 |
12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-立交橋 |
20 |
2000 |
全新 |
貳拾元--打場 |
20 |
3000 |
全新 |
伍拾元 黑面 |
50 |
32000 |
全新 |
伍拾元 紅面 |
50 |
43000 |
全新 |
伍拾元 藍面 |
50 |
18000 |
全新 |
伍拾元--鐵路 |
50 |
3000 |
全新 |
伍拾元-工農 |
50 |
3000 |
全新 |
伍拾元-壓路機 |
50 |
6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耕地與工廠 |
100 |
5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黑工廠 |
100 |
6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-萬壽山 |
100 |
8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紅工廠 |
100 |
6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藍色北海橋 |
100 |
3500 |
全新 |
壹佰元-黃色北海橋 |
100 |
3500 |
全新 |
壹佰元-紅輪船 |
100 |
2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-馱運 |
100 |
2000 |
全新 |
壹佰元--大帆船 |
100 |
80000 |
全新 |
貳佰元-頤和園 |
200 |
5000 |
全新 |
貳佰元-排云殿 |
200 |
3000 |
全新 |
貳佰元-排云殿 |
200 |
100000 |
平頭三 |
貳佰元-長城 |
200 |
2000 |
全新 |
貳佰元-煉鋼 |
200 |
2000 |
全新 |
貳佰元-割稻 |
200 |
10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農民小橋 |
500 |
8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正陽門 |
500 |
15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起重機 |
500 |
3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收割機 |
500 |
3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種地 |
500 |
10000 |
全新 |
伍佰元-瞻德城 |
500 |
35000 |
9品 |
壹仟元-雙馬耕地 |
1000 |
20000 |
6位數 |
壹仟元-雙馬耕地 |
1000 |
30000 |
7位數 |
壹仟元-雙馬耕地 |
1000 |
110000 |
平頭三 |
壹仟元-秋收 |
1000 |
4000 |
全新 |
壹仟元-三拖 |
1000 |
6500 |
全新 |
壹仟元-耕地 |
1000 |
5000 |
全新 |
壹仟元-錢塘江大橋 |
1000 |
2000 |
全新 |
壹仟元-馬飲水 |
1000 |
240000 |
95品 |
伍仟元-耕地機 |
5000 |
5000 |
全新 |
伍仟元-蒙古包 |
5000 |
450000 |
9品 |
伍仟元-綿羊 |
5000 |
230000 |
全新 |
伍仟元-渭河橋 |
5000 |
16000 |
全新 |
壹萬元-軍艦 |
10000 |
3000 |
全新 |
壹萬元-雙馬耕地 |
10000 |
4000 |
全新 |
壹萬元-牧馬 |
10000 |
1000000 |
9品 |
壹萬元-駱駝隊 |
10000 |
220000 |
全新 |
伍萬元-新華門 |
50000 |
50000 |
全新 |
伍萬元-收割機 |
50000 |
210000 |
全新 |
“
第一套人民幣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之寶,是新中國通向世界的首張名片。它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,是“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”的經濟支柱。第一套人民幣是迄今為止發行量最少,流通時間最短的一套人民幣。它見證了新中國成立的震撼一刻,是新中國開國之寶;它開創了中國貨幣史的新紀元,是人民幣的開山之寶;它具有深刻豐富歷史內涵,價值已經不能用金錢衡量,是當世的無價之寶。是極具價值的文物錢幣。
“第一套人民幣”由于停止使用時間已長達60多年,其間又經歷了“文革”等無數次政治運動,因此收藏者留存下來的極少,存世量極度稀缺。“第一套人民幣”保存難度高,在經歷64年的風霜雨雪后,“第一套人民幣”各種面值匯集成冊,更加稀少,更加珍貴。